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幼儿老师闯异界 > 第54章 54.科技魔法——湿法炼铜和倭铅

第54章 54.科技魔法——湿法炼铜和倭铅

我们铜匠做所传,倭铅最早见于五代时的《宝藏论》,其中写到倭铅可勾金,

贵州赫章县志上即有妈姑地区在五代后汉高祖天福年间(公元947年)开始炼锌的记载。

《管子·地数篇》也记载——上有陵石者,下有铅锡赤铜,上有铅者,其下有银,此处之铅常常与倭铅在一处。(注:铅锌矿)。

我们也都会试验,将铜与倭铅加热合炼,可以得到黄铜,极类黄金,有时候叫做倭金、伪金。

黄铜之说于西汉东方朔所撰的《申异经·中荒经》,西北有宫,黄铜为墙,题日地皇之宫。《新唐书·食货志》又有'青铜“、“黄铜“的称谓,分别指矿石颜色和冶炼产品,坑有殊名,山多众朴。

故而朝廷严禁民间使用倭铅。当然提炼倭铅也只能朝廷。

不过私铸铜钱获利丰厚,实际难以尽禁绝。

朝廷铸铜钱,要想用铜少一些,就要多加些倭铅,使用倭铅与铜的比例,在一成五到四成之间,可见获利丰厚。

有人以为倭铅是铅,此大谬矣,故而私铸铜钱着,必然出自大匠,有大匠者,必出于公候权臣,事实上,如果提炼了倭铅,再想和铜炼成黄铜,也是不可得,因为用倭铅与铜合炼之时,铜还没有融化,则倭铅已经飞没有了,且有爆炸之虞,所以需要倭铅矿粉,木炭,与铜一同合炉混合炼制。

书中所记录之法,使用炉甘石熬炼而成。

山西太行山一带,而荆、衡为次之。

每炉甘石十斤,装载入一泥罐内,封裹泥固,等待渐渐干透才行,要不然用火一烧开裂,后果不可预料。

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,其底铺薪,发火煅红。罐中炉甘石熔化成团,冷定毁罐取出。每十耗去其二,即倭铅也。又说,此物无铜收伏,入火即成烟飞去,以其似铅而性猛,故名之曰倭云,因为倭铅极为猛烈,若是不与铜相合炼,遇到火则猛烈燃烧,但是又不像火药一般稳定,这样储存的风险很大。”

米三妹着急了:“铜大叔,你是什么意思?”

铜大匠说:“我们现在没有倭铅的块子,也没有炼倭铅的炉子,这如何是好。”

米三妹转向宋庆:“玄义号船舱里面没有吗?”

宋庆说:“这个,还真没有,我们又不造钱!谁敢私铸铜钱!那是铜匠做那里,甚至他们也只是配合户部,或是某位亲王、郡王。”

米三妹着急地问:“那怎么办?”

短暂沉默了一会,宋敖兴低声说:“清虚真人若是有道观,或许,有倭铅。”

米三妹惊奇道:“为什么呀?”

宋敖兴扭捏了一下,看了看林夕:

“上人,非是我等寻事,败坏清虚真人的清誉。

只是,如今上人急需这倭铅,我曾经闻听,道观有好炼丹的,各样事物变化,最是珍爱,倭铅一物,算得上极易炼制之物,只是需要些机巧。有些道观丹师善制铜器,不输大匠。

还有一样,偶闻有道士作法时候,间或有银像爆燃的,应该就是倭铅。”

米三妹还是疑惑:“那么,这个倭铅,清虚上人为什么就有呢?”

宋敖兴说:“我没有说他一定有,我只说说,若他本来是坐观的,或许有倭铅。”

林夕说:“这有什么,事出紧急,寻人去找清虚真人,若找到此物,我们今后有大用,安定建国之时给他国师之礼。”

宋庆说:“职部这就去传他。”

米三妹急急地说:“上人,这是我问出来的,该我去传?宋庆为什么要抢这个功?”

宋庆说:“因为这是我爹说出来的呀。”

米三妹气鼓鼓地,哑口无言。

林夕拍了拍手:“两人都去吧,速速办来是正经。如果有,把他们的丹师也一道请过来,熟悉这种东西。”

https://guangyinzhiwai.com/book/7123/1870189_2.html

本站地址:guangyinzhiwai.com
最新小说: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兰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