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2章 上栋梁(五千大章感谢友友们支持)
李长乐和阿发一人提着一篓蜜桔从阿石家出来,在岔路口分道,各自往回走。
到家,李母和陈阿奶已经从镇上回来,买回几对用粗棉纱织就,长约30米,宽30厘米的的红布,又叫长红,初二那天绑在栋梁上梁时用。
这年头还没帮着办喜事的厨房班子,李父带着阿柱、阿肖在南山凹几户人家借桌凳和碗盘。
附近几家村民也热情的帮忙将桌凳,碗盘送到新房一楼,新房前人来人往的,好一派繁盛活跃景象。
李长乐到家,李母就给了他一叠红纸,让他送去陈会计家,请陈校长帮忙写对联,这一天,他就专门帮着跑腿。
十月初一这天吃过早饭,又蹬着三轮去镇上馒头店,将定制的抛梁馒头拉回家。
一个个像鸡蛋大小的米馒头上面,还印上了大红喜字,看着喜庆极了。
出了盘镇,快到村口时看到王小舅、大舅、两个姨母还有李长喜一家,挑着「搭糕」老酒朝村里走。
前面还有李大嫂、李二嫂的娘家人,都是扁担两头一边挂着一个,用大红色粗布做成的红口袋,一头装着「搭糕」一头装着老酒。
一担又一担大红口袋,还有欢天喜地的交谈着的一行人,看着热闹又喜庆。
「阿舅!娘姨!你们约好了一起来的啊!」李长乐蹬着三轮上前,笑着跟几人打招呼。
「哎哎,回来啦!」跟敦实的王小舅除了模样有两分相似,身材完全不一样的王大舅乐呵呵的说道。
李长乐指着车,「东西担着重么,要不放三轮上来?」
王小舅笑着摆手,「别,就得这样担进去才喜庆。」
小娘姨看了他一眼,嘴角扯了扯,「阿乐长出息了,半年功夫,房子大船啥都有了,以后别忘了牵拔一下,我们这些穷亲戚。「
「小妹,大喜的日子少说这些!」二姨娘王小翠拍了她一下,笑眯眯的看着李长乐「阿乐现在看着比做小后生的时候还精神。「
「我一直都这么精神!」李长乐家跟二姨娘关系比较好,姨表兄之间一直都有人情往来。
可能他们这边人情比较重的缘故,老一辈故去后,有人情往来的大多是新亲。
新亲就是老婆娘家人,老亲就是母亲娘家人,为此还传下了谚语,新亲亲滴滴,老亲亲板壁。
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到了南山凹,李母婆媳看到兄弟妹妹和姑娘都来了,高兴的迎了上去,爽朗的笑声在南山凹回响。
南山凹,王大舅和两个姨娘还是第一次来,原以为他们不过是贪便宜,把房地基批在山凹里的,看到宽敞的新房,都称赞不已。
嫁到沙头村这么些年了,李母总算在兄弟姐妹面前扬眉吐气一次,得意的带着几人看了新房又去看仓房,脸上的笑容就没淡下来过。
王大舅兄妹几人吃过午饭就回家去,李长喜留在娘家帮忙,李三婶和李玉芳也来家帮着清洗借回来的碗盘。
村里帮厨的大师傅带着李家父子,搭临时灶台。
下午,李长乐叫上罗阿柱蹬着两辆三轮去车站接丈母娘,到那等了十来分钟,大巴车才驶进了车站。
看到周母下车,李长乐笑着上前喊了一声,「阿娘,机器在车顶上啊?」
周母乐呵呵的指着驾驶座后面,「柴油机太重不好搬上去,我找师傅通融了一下,就放在这里了。」
李长乐跟罗阿柱将柴油发电机抬下车,又爬到车顶搬下来几大筐东西,「怎么带了这么多?」
周慈爱的看着婿,「丈母娘家要带六盒样,就要这么多的。」
李长乐和罗阿柱将东西往车上搬,「这些这边都买得到,那么远带过来,多麻烦啊!」
周母嗔怪道:「都要提前定制的,一辈子才起一次新房,哪能马马虎虎的。」
李长乐把老酒装车上,让周母坐好,对她说道:「阿娘,师傅说月底就能完工,到时候把店铺交给小工管,你来家跟我们一起住。「
周母心里熨贴极了,「今年不,明年阿月和阿芬上,我再来住段时间。」
「好!」李长乐蹬着三轮跟在罗阿柱后面,跟周母闲聊着回村,刚到老爷殿外面,就看到周若楠带着孩子从小路走了过来。
「外婆、外婆——」李小海和李小洲大声喊着,跑过来一把抱住周母,「我们等你好久了,你怎么才来啊?「
周若楠笑盈盈的看着周母,几个孩子也来跟她打招呼。
「乖、乖!」周母慈爱的摸摸这个,摸摸那个,从包里掏了一把糖出来,「吃糖、吃糖。」
后面跟来的孩子也给了一把,孩子们欢呼着朝家跑去。
到南山后,亲家之间又是一番寒暄,李母带着亲家母在新房前逛了一圈,周母看到宽敞的屋子和晒场、仓库也满意的不行。
「好、好,他们把家当置办下来,这些东西就能一代代的传下去。」
「我们也是这样想的,阿乐心大,在镇上买了院子,又在码头买了几间仓房,前些日子帮边防派出所一个大忙,那边又便宜卖了三条船给他们。
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,每次出海回来都忙的不行。以前在老房子都不好意思请你来家住,现在新房起好了,家里宽敞,你有空多来住些日子。「
李母对这个亲家母是真心敬重,城里人有文化,来家从不摆架子,阿乐以前不争气,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。
不像别的城里亲家,看不起乡下人,挑唆女儿跟女婿不亲。
周母高兴的点头,「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,我请了两个小工帮忙,明年她们上手了,我隔三差五的来住一段时间。
李母听后也兴,「那你可记着来。」
这时,又有送贺礼的亲戚到了,李母忙去招呼客人,周若楠陪着周母回屋。
周母看到李大嫂和李二嫂的兄弟挑着红口袋来贺喜,想到自家那白眼狼儿子儿媳妇,心里有些黯然。
周若楠拉着她朝屋里走,「阿娘,别想他们,你能来,我们就很高兴的。」
李小海兄弟俩一人拿着蜜桔,一人抱着文旦出来,「外婆,阿爸昨天在阿石公家摘了好多蜜桔,还有一大筐文旦回来,好甜的,我们给你剥!「
周母看着又长高了不少的外孙子,心都要化了,一手搂着一个,「好,外婆的心肝宝贝!」
周若楠剥了桔子给她,又把家里这段时间的情况给她说了说。
「阿娘,你放心,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过,以后你也别俭省了,喜欢吃什么穿什么都由着心意买。」
「我有穿的,你上次给的料子还没做呢!」
周若楠凑到她耳边小声说道:「阿乐在海里捞了几块翡翠玉石上来,等晚上拿出来给你看看,过年我们去李记,请他家帮忙打一套首饰。「
周母听后忙叮嘱她,「海里捞起来的,可能是以前那些商船购得的,都是好宝贝,你们可得放好了,千万别被人看到了。「
「晓得的!都藏的好好的,阿乐说把那块翠绿色拿去给大伙儿打一套首饰,做传家宝。」
「女婿运道好,你要惜福,班上那些家里困难的孩子,你这个做老师的要多帮衬一下,'
c
「晓得的,我把你找来的试卷也带学校给那些孩子做了,能考个好学校多读点书,对他们以后也好。」
这时,李长乐端着一碗鸡子荔枝、桂圆茶进来,「阿娘,先吃一碗垫垫肚子,饭菜一会儿就好。「
「这么客气做什么!」周母说着从包里拿出一个红纸包递给李长乐,「你们起新房,阿娘也意思一下,拿着别嫌少。「
李长乐捏着厚厚的纸包,「阿娘,你这可不少了,至少好百。」
https://guangyinzhiwai.com/book/77927/3117918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