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> 第437章 李父的担心

第437章 李父的担心

先去三年级教室看了看,见周若楠还在上课,李小涛和李小波见他站在窗前,冲他挤挤眼,示意他等着一起走。

李小洋挥挥手,去四年级接上李小青和李小慧,兄妹仨去接上李小海、李小美和李小洲往家走。

「小海,你们说三叔拉着电视机回来没?」

李小海一脸肯定的说:「我阿爸从不骗人,他说今天会拉回来,就一定会拉回来。」

「万一他忘记了呢?」李小青担心的说道。

——

「回家看了就晓得了。」李小洋一步跨过水沟,站在对面等几人过来,一窝蜂朝家跑。

进了山凹直接去了晒场,「阿奶,三叔回来没?」

「还没呢!」李母扭头说道,「赶紧写作业,写好了来帮着收鲞头。」

「哦!」几人顿时像霜打的茄子似的,蔫巴巴的朝后面的石头屋走。

李母好笑的看了一眼几个孩子,小声问李大嫂,「你们把东西弄出来没?」

「还没呢!」李大嫂说着指了一下金家屋顶上的天线,「没那东西收不到节目,还不是要等搬新房才能看。」

李母看看还没装大门的新屋子,「等阿乐把天线买回来,先弄一台去老宅,孩子们晚上去那边看,省得每天放下碗就去金家守电视。」

「好!」李大嫂取下一根挂满鳗鲞的竹竿,婆媳俩抬着进了仓房,将竹竿放在挂钩上,回到晒场继续往里搬。

自从把晒架改成这种活动的,收鲞头的时候省事了不少,晒出来的头和鳗鲞形状也比以前的好。

这几天西北风吹的呼啦啦响,正是晒鲞头的好时候,干爽的西北风,能快速将鱼体里的水分蒸发掉。

天气冷,风又大,讨厌的苍蝇和蚊虫一只都看不到,晒制出来的鲞头鲜白又卫生。

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太阳。经过暖阳照射,鱼体里所含的油脂溢出的恰如其分,晒好的鲞头咸香丰腴,又不会显得油腻。

李大哥将一张张竹扁摞在一起,罗阿柱端起一摞大步进了仓房,李父接过一张张放在晒架上。

竹扁里的黄鱼胶、鳗鱼胶被西北风吹了一天多,水分已经彻底蒸发,每一块都是那么的晶莹剔透。

李父把鱼胶翻了一遍,这一批海鳗个头大,最好的鳗鱼胶七八头就有一斤,最差的也才十四五头,光这些鱼胶都能卖不少钞票。

李二哥端着竹扁进来,「阿爸,阿乐今天去鹿城,是不是打听办制冰厂的事啊?

三条船出去一次光冰块钱就是一千多,早点把厂子办起来,一年下来能省不少冰块钱。」

「他走的时候是这样说的。」

「也不晓得有消息了么?」

「听亲家母说,林老师是啥大学的老师,有她们帮忙打听,你还担心啥?」

李父说着想起村里那些风言风语,想到今早在码头卸货时,那些阴阳怪气的话,叹气道:「我就怕你们把摊子铺的太大,村里那些红眼病,还不晓得会干出啥事呢?」

李二哥想到那些人说他们兄弟几个走货捞钱,心里就一阵窝火,「我们又没做犯法的事,他们除了说几句酸话,还能咋滴!」

李父横了他一眼,没好气的说道:「你想想王老抠家在人前得瑟,招人嫉恨落到啥好处没?」

李二哥不服气的说:「王老抠家跟我们家又不一样,他们家的钱,本来就来路不正,我们家是靠自己风里来浪里去挣回来的。」

「这话没错。」李父苦口婆心道,「你想想亲家公,就是一句话不对,被眼红他的人一封举报信,害得家破人亡。

我们家这大半年,建新房、买大船、买仓房,还有这么大的晒场,比王老抠家那会儿还招人眼红。

我去找你阿冬伯说,村里那些风言风语,他跟我说陈校长以前跟他说过一句话,人越是在得意的时候,越得夹着尾巴做人,才不会惹祸上身。」

李二哥想到陈会计家,除了阿清老婆,几个儿子全都是吃公家饭的,阿冬伯现在又是村支书,还和以前一样对谁都客客气气的。

「阿爸你放心,我们从来没在外人跟前得瑟,不管跟谁说话,都跟以前一样客客气气的。」

李父满意的点头,「等阿乐回来,我还要跟他说说,以后别动不动就怼人,把人搞的下不了台。」

李二哥不满道:「骂项大老婆那事,阿乐又没做错,人家都打上脸了,还装作没听到,不是夹着尾巴做人,是窝囊!」

李大哥端着竹扁进来,「阿爸,阿安说的没错,项大老婆就差指着阿乐鼻子骂了,扔石头溅她一身水都是轻的!」

李父白了两个儿子一眼,「还埋怨我跟你阿娘偏心阿乐,你们两个不也一样。」

「阿乐又没做错,我们不偏心他,还偏心项大老婆不成。」

!-- 翻页上aD开始 -->

https://guangyinzhiwai.com/book/77927/31180951_2.html

本站地址:guangyinzhiwai.com
最新小说: 刚准备高考,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逼我重生是吧 重燃青葱时代 天命之上 终极火力 1987我的年代 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巅峰学霸 文豪19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