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农夫当国 > 第六十章 还有一个人

第六十章 还有一个人

“王上,说到这事,臣倒是想起一人,此人要是从中作梗,大秦此番谋划可能会付诸东流。”范睢轻拍额头,似乎想起了什么。

“谁?”秦昭王一拍额头,想起一个人来,道:“你是说乐毅?”

“正是。”范睢眼光奇高无比,天下间少有人能入他之眼,乐毅却是让他大加赞赏,道:“乐毅盘盘大才,大用于燕,燕国因此复仇,破齐国。可惜,燕王昏瞆,并未看出乐毅‘化齐’之策是神来之笔,听信谗言,卸了乐毅兵权,乐毅离开齐国,并未回燕国,而是回到母国赵国定居,赵国封他为望诸君,居于观津。我们所谋之事,能瞒过天下人,却瞒不过他,要是他向赵王进言,以他的威望,赵王一定会听,此事不可不虑。”

“丞相所言极是在理,此事必要想个办法。”白起很是赞同范睢的分析,道:“昔年伐齐,臣有幸与乐毅共事,此人不仅精通兵道,更厉害的是能掌控全局,正是赵国缺少的盘盘大才。”

乐毅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,军事家,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战略家,而赵国最缺的就是战略家。要是乐毅为赵国出谋划策,以他的威望,赵王不得不认真考虑。一旦乐毅重新被启用,他一定会给赵国制订一个切实可行的战略,补足赵国的短板。

一旦赵国拥有切实可行的长远战略,情况就会大为改观,赵国的力量就会被重新整合,秦赵决战的胜负之数,真的不好说了。

“丞相以为,该当如何处置?”秦昭王抚额,很头疼呢。

“王上,臣以为此事可以从平原君身上着手。”范睢微一凝思,立即想到一个办法,道:“乐毅居赵已经多年,却一直未被赵王启用,就在于平原君从中作梗。以乐毅之才,一旦被重新启用,必是丞相一职,那么平原君就会失势,他必然不甘心,一直阻止赵王启用乐毅。大秦只需造谣说乐毅将复出,平原君自会想法阻止此事。”

“此计甚妙。”白起大为赞赏。

“平原君,战国四公子之一,不过是徒有虚名,并无真才实学。而且,心胸狭隘,度量小,容不下人,他当赵相多年,赵国不见强大,他自己的田产更多,金银宝货更多,门客更多。”秦昭王很是鄙视,道:“寡人曾误信人言,以为孟尝君有治国之才,心仪之,力邀入秦,拜他为秦相,哪曾想,并无治世之才,不得不逐之。”

秦昭王当上秦王不久,想要奋发有为,想得一良相,听人说孟尝君如何如何了得,就力邀入秦,拜孟尝君为相,哪里知道,孟尝君根本就没有治国之才,他的美名不过是用金银山堆出来的,养了那么多门客吹出来的。

这是秦昭王的糗事,他也能说出来,都不带犹豫的,这就是秦昭王,气魄大。

“为了腰间相印,平原君一定会做出阻止乐毅复出之事。”秦昭王话锋一转,道:“这还不够,寡人当去信一封,向先生讨要人情。”

“人情?”范睢想到一事,很是赞赏。

“昔年伐齐,若无寡人从中鼎力相助,先生也不能成事,更不可能名扬天下,留芳千古。虽然伐齐对大秦有厚利,这毕竟是天大的人情,先生当还寡人这个人情。”秦昭王说出一段秘辛。

世人都以为,乐毅伐齐是乐毅之功,其实不然,秦昭王才是幕后推手,乐毅不过是站在前台的执行者而已。

秦昭王为何推动伐齐?因为齐国和秦国是老对手,为争夺中原通道,三晋之地,大打出手过,刀兵相见。这种干掉齐国的良机,秦昭王怎能错失?所以,秦昭王极力推动。

有了秦国这个天下最强战国的极力推动,其他战国哪敢不从的?所以,六国合力伐齐,也就成了必然。

最终的结果,就是齐国彻底衰败。

“要是乐毅不还这个人情呢?”范睢道:“虑事虑万全,我等不能不虑。”

秦昭王仰首向天,眼中光芒闪烁,猛一咬牙,道:“昔年,寡人质于燕,适逢子之之乱,躲避兵祸,来到赵国,原本以为会老死异国他乡。赵雍为赵国计,要送寡人回秦当王,一路上,遭到赢壮爪牙多方追杀,幸赖先生极力护持,寡人才能登上秦国王位。寡人不想对先生不利,可为了子孙后代,万世基业,只好不对不住先生了。”

https://guangyinzhiwai.com/book/7921/2022282_2.html

本站地址:guangyinzhiwai.com
最新小说: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大明,本来想摆烂,结果系统来了 大唐:质子十年,率百万大军归来 皇帝群吹逼的我,成了课本神秘人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兰芳 三国:我马谡只想作死 大秦:我们刚穿越,你在罗马称帝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穿越朱元璋:朱棣,你来当太子